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平淮西碑

      天以唐克肖其德,圣子神孙,继继承承,于千万年,敬戒不怠,全付所覆,四海九州,罔有内外,悉主悉臣。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极炽而丰。物众地大,孽芽其间。肃宗代宗,德祖顺考,以勤以容。大慝适去,稂莠不薅,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睿圣文武皇帝既受群臣朝,乃考图数贡曰:“呜呼!天既全付予有家,今传次在予。予不能事事,其何以见于郊庙?”群臣震慑,奔走率职。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东,又明年平泽潞,遂定易定,致魏博贝卫澶相,无不从志。皇帝曰:“不可究武,予其少息。”九年,蔡将死,蔡人立其子元济以请。不许,遂烧舞阳、犯叶、襄城,以动东都,放兵四劫。皇帝历问于朝,一二臣外皆曰:“蔡帅之不庭授,于今五十年,传三姓四将,其树本坚,兵利卒顽,不与他等。因抚而有,顺且无事。”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皇帝曰:“惟天惟祖宗所以付任予者,庶其在此。予何敢不力?况一二臣同,不为无助。”曰:“光颜!汝为陈许帅,维是河东、魏博、郃阳三军之在行者,汝皆将之。”曰:“重胤!汝故有河阳、怀,今益以汝。维是朔方、义成、陕、益、凤翔、延庆七军之在行者,汝皆将之。”曰:“弘!汝以卒万二千,属而子公武往讨之。”曰:“文通!汝守寿,维是宣武、淮南、宣歙、浙西四军之行于寿者,汝皆将之。”曰:“道古!妆其观察鄂岳。”曰:“愬!汝帅唐、邓、随,各以其兵进战。”曰:“度!汝长御史,其往视师。”曰:“广度!惟汝予同,汝遂相矛,以赏罚用命不用命!”曰:“弘!汝其以节都统诸军。”曰:“守谦!汝出入左右,妆惟近臣,其往抚师。”曰:“度!汝其往,衣服饮食予士。无寒无饥,以既厥事。遂生蔡人,赐汝节斧,通天御带,卫卒三百。凡兹廷臣,汝择自从。惟其贤能,无惮大吏。庚申,予其临门送汝。”曰:“御史!予悯士大夫战甚苦,自今以往,非郊庙祠祀,其无用乐。”

      颜、胤、武合攻其北,大战十六,得栅城县二十三,降人卒四万。道古攻其东南,八战,降万三千。再入申,破其外城。文通战其东,十余遇,降万二千。愬人其西,得贼将,辄释不杀;用其策,战比有功。十二年八月,丞相度至师,都统弘责战益急,颜、胤、武合战亦用命。元济尽并其众洄曲以备。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贼将,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驰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门,取元济以献。尽得其属人卒。辛巳,丞相度入蔡,以皇帝命赦其人,淮西平,大飨赉功。师还之日,因以其食赐蔡人。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斩元济京师。册功,弘加侍中,愬为左仆射,帅山南东道。颜、胤皆加司空,公武以散骑常侍帅鄜坊、丹、延,道古进大夫,文通加散骑常侍,丞相度朝京师,道封晋国公,进阶金紫光禄大夫,以旧官相,而以其副总为工部尚书,领蔡任。既还奏,群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皇帝以命臣愈。臣愈再拜稽首而献文曰:

      唐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玄宗,崇极而圮,河北悍骄,河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克,益戍以兵。夫耕不食,妇织不裳,输之以车,为卒赐粮。外多失朝,旷不岳狩,百隶怠官,事忘其旧。帝时继位,顾瞻咨嗟;惟汝文武,孰恤予家。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魏将首义,六州降从。

      淮蔡不顺,自以为强,提兵叫谁,欲事故常。始命讨之,遂连奸邻,阴遣刺客,来贼相臣。方战未利,内惊京师;群公上言,莫若惠来。帝为不闻,与神为谋,乃相同德,以讫天诛。

      乃敕颜、胤、恕、武、古、通,咸统于弘,各奏汝功。三方分攻,五万其师,大军北乘,厥数倍之。常兵时曲,军士蠢蠢,既翦陵云,蔡卒大窘。胜之邵陵,郾城来降,自夏入秋,复屯相望。兵顿不励,告功不时,帝哀征夫,命相往釐。士饱而歌,马腾于槽,试之新城,贼遇败逃。尽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师跃入,道无留者。额额察城,其疆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顺俟。

      帝有恩言,相度来宣:“诛止其魁,释其下人。”蔡之卒夫,投甲呼舞,蔡之妇女,迎门笑语。蔡人告饥,船粟往哺;蔡人告寒,赐以缯布。始时蔡人,禁不往来;今相从戏,里门夜开。始时蔡人,进战退戮,今旰而起,左飧右粥。为之择人,以收余惫,选吏赐牛,教而不税。蔡人有言:始迷不知;今乃大觉。羞前之为。蔡人有言:天子明圣,不顺族诛,顺保性命。汝不吾信,视此蔡方;孰为不顺,往斧其吭。凡叛有数,声势相倚,吾强不支,汝弱奚恃?其告而长,而父而兄,奔走偕来,同我太平。淮蔡为乱,天子伐之,既伐而饥,天子活之。始议伐蔡,卿士莫随,既伐四年,小大并疑。不赦不疑,由天子明。凡此蔡功,惟断乃成。既定淮蔡,四夷毕来;遂开明堂,坐以治之。

  • 相和歌辞。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 寄崔二十六立之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窥。
    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欹。佳句喧众口,考官敢瑕疵。
    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回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
    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童稚见称说,祝身得如斯。
    侪辈妒且热,喘如竹筒吹。老妇愿嫁女,约不论财赀。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搅搅争附托,无人角雄雌。
    由来人间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驹麛著爪牙,猛虎借与皮。汝头有缰系,汝脚有索縻。
    陷身泥沟间,谁复禀指撝。不脱吏部选,可见偶与奇。
    又作朝士贬,得非命所施。客居京城中,十日营一炊。
    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昨来汉水头,始得完孤羁。
    桁挂新衣裳,盎弃食残糜。苟无饥寒苦,那用分高卑。
    怜我还好古,宦途同险巇.每旬遗我书,竟岁无差池。
    新篇奚其思,风幡肆逶迤。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雷电生睒睗,角鬣相撑披。属我感穷景,抱华不能摛。
    唱来和相报,愧叹俾我疵。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
    巧能喻其诚,深浅抽肝脾。开展放我侧,方餐涕垂匙。
    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子宁独迷误,缀缀意益弥。
    举头庭树豁,狂飙卷寒曦。迢递山水隔,何由应埙篪。
    别来就十年,君马记騧骊。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文字锐气在,辉辉见旌麾。
    摧肠与戚容,能复持酒卮。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
    所馀十九齿,飘飖尽浮危。玄花著两眼,视物隔褷褵。
    燕席谢不诣,游鞍悬莫骑。敦敦凭书案,譬彼鸟黏黐.
    且吾闻之师,不以物自隳。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君看一时人,几辈先腾驰。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
    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无能食国惠,岂异哀癃罢。
    久欲辞谢去,休令众睢睢。况又婴疹疾,宁保躯不赀。
    不能前死罢,内实惭神祇.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
    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夫子固吾党,新恩释衔羁。
    去来伊洛上,相待安罛箄.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黄金涂物象,雕镌妙工倕。乃令千里鲸,幺麽微螽斯。
    犹能争明月,摆掉出渺瀰。野草花叶细,不辨薋菉葹。
    绵绵相纠结,状似环城陴。四隅芙蓉树,擢艳皆猗猗。
    鲸以兴君身,失所逢百罹。月以喻夫道,黾勉励莫亏。
    草木明覆载,妍丑齐荣萎。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
    异日期对举,当如合分支。

  • 复志赋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

      居悒悒之无解兮,独长思而永叹;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纪之连山。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拾。自知者为明兮,故吾之所以为惑。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竞乘时而附势兮,纷变化其难推。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翺翔乎艺苑。谅却步以图前兮,不浸近而愈远。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曾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排国门而东出兮,慨余行之舒舒。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戾洛师而怅望兮,聊浮游以踌躇,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默默兮,竟岁年以康娱。时乘间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嫉贪佞之洿浊兮,曰吾其既劳而后食。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茍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厄陋兮,有肆志之扬扬。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

  • 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
    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
    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狂小子韩退之。

  •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
    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
    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家请官供不报答,何异雀鼠偷太仓。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等弹劾还耕桑。

  • 感二鸟赋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门而东鹜,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荣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说,只以招尤而速累。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 祭田横墓文

      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东京,道出田横墓下,感横义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为文而吊之,其辞曰:

      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欷歔而不可禁?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死者不复生,嗟余去此其从谁?当秦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何五百人之扰扰,而不能脱夫子於剑铓?抑所宝之非贤,亦天命之有常。昔阙里之多士,孔圣亦云其遑遑。苟余行之不迷,虽颠沛其何伤?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跽陈辞而荐酒,魂仿佛而来享。

  • 城南联句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 ——孟郊
    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 ——韩愈
    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 ——孟郊
    化虫枯挶茎。木腐或垂耳, ——韩愈
    草珠竞骈睛。浮虚有新劚, ——孟郊
    摧扤饶孤撑。囚飞黏网动, ——韩愈
    盗啅接弹惊。脱实自开坼, ——孟郊
    牵柔谁绕萦。礼鼠拱而立, ——韩愈
    骇牛躅且鸣。蔬甲喜临社, ——孟郊
    田毛乐宽征。露萤不自暖, ——韩愈
    冻蝶尚思轻。宿羽有先晓, ——孟郊
    食鳞时半横。菱翻紫角利, ——韩愈
    荷折碧圆倾。楚腻鳣鲔乱, ——孟郊
    獠羞蠃蟹并。桑蠖见虚指, ——韩愈
    穴狸闻斗狞。逗翳翅相筑, ——孟郊
    摆幽尾交搒.蔓涎角出缩, ——韩愈
    树啄头敲铿。修箭袅金饵, ——孟郊
    群鲜沸池羹。岸壳坼玄兆, ——韩愈
    野麰渐丰萌。窑烟幂疏岛, ——孟郊
    沙篆印回平。z9肌遭眊刺, ——韩愈
    啾耳闻鸡生。奇虑恣回转, ——孟郊
    遐睎纵逢迎。颠林戢远睫, ——韩愈
    缥气夷空情。归迹归不得, ——孟郊
    舍心舍还争。灵麻撮狗虱, ——韩愈
    村稚啼禽猩。红皱晒檐瓦, ——孟郊
    黄团系门衡。得隽蝇虎健, ——韩愈
    相残雀豹趟。束枯樵指秃, ——孟郊
    刈熟担肩赪.涩旋皮卷脔, ——韩愈
    苦开腹彭亨。机舂潺湲力, ——孟郊
    吹簸飘飖精。赛馔木盘簇, ——韩愈
    靸妖藤索絣.荒学五六卷, ——孟郊
    古藏四三茔。里儒拳足拜, ——韩愈
    土怪闪眸侦。蹄道补复破, ——孟郊
    丝窠扫还成。暮堂蝙蝠沸, ——韩愈
    破灶伊威盈。追此讯前主, ——孟郊
    答云皆冢卿。败壁剥寒月, ——韩愈
    折篁啸遗笙。袿熏霏霏在, ——孟郊
    綦迹微微呈。剑石犹竦槛, ——韩愈
    兽材尚拏楹。宝唾拾未尽, ——孟郊
    玉啼堕犹鎗.窗绡疑閟艳, ——韩愈
    妆烛已销檠。绿发抽珉甃, ——孟郊
    青肤耸瑶桢。白蛾飞舞地, ——韩愈
    幽蠹落书棚。惟昔集嘉咏, ——孟郊
    吐芳类鸣嘤。窥奇摘海异, ——韩愈
    恣韵激天鲸。肠胃绕万象, ——孟郊
    精神驱五兵。蜀雄李杜拔, ——韩愈
    岳力雷车轰。大句斡玄造, ——孟郊
    高言轧霄峥。芒端转寒燠, ——韩愈
    神助溢杯觥。巨细各乘运, ——韩愈
    湍涠亦腾声。凌花咀粉蕊, ——孟郊
    削缕穿珠樱。绮语洗晴雪, ——韩愈
    娇辞哢雏莺。酣欢杂弁珥, ——孟郊
    繁价流金琼。菡萏写江调, ——孟郊
    萎蕤缀蓝瑛。庖霜脍玄鲫, ——韩愈
    淅玉炊香粳。朝馔已百态, ——孟郊
    春醪又千名。哀匏蹙驶景, ——韩愈
    冽唱凝馀晶。解魄不自主, ——孟郊
    痺肌坐空瞠。扳援贱蹊绝, ——韩愈
    炫曜仙选更。丛巧竞采笑, ——孟郊
    骈鲜互探婴。桑变忽芜蔓, ——韩愈
    樟裁浪登丁。霞斗讵能极, ——孟郊
    风期谁复赓。皋区扶帝壤, ——韩愈
    瑰蕴郁天京。祥色被文彦, ——孟郊
    良才插杉柽。隐伏饶气象, ——韩愈
    兴潜示堆坑。擘华露神物, ——孟郊
    拥终储地祯。訏谟壮缔始, ——韩愈
    辅弼登阶清。坌秀恣填塞, ——孟郊
    呀灵滀渟澄。益大联汉魏, ——韩愈
    肇初迈周嬴。积照涵德镜, ——孟郊
    传经俪金籝.食家行鼎鼐, ——韩愈
    宠族饫弓旌。奕制尽从赐, ——孟郊
    殊私得逾程。飞桥上架汉, ——韩愈
    缭岸俯规瀛。潇碧远输委, ——孟郊
    湖嵌费携擎。萄苜从大漠, ——韩愈
    枫槠至南荆。嘉植鲜危朽, ——孟郊
    膏理易滋荣。悬长巧纽翠, ——韩愈
    象曲善攒珩。鱼口星浮没, ——孟郊
    马毛锦斑騂.五方乱风土, ——韩愈
    百种分鉏耕。葩蘖相妒出, ——孟郊
    菲茸共舒晴。类招臻倜诡, ——韩愈
    翼萃伏衿缨。危望跨飞动, ——孟郊
    冥升蹑登闳。春游轹靃靡, ——韩愈
    彩伴飒嫈嫇。遗灿飘的皪, ——孟郊
    淑颜洞精诚。娇应如在寤, ——韩愈
    颓意若含酲。鹓毳翔衣带, ——孟郊
    鹅肪截佩璜。文升相照灼, ——韩愈
    武胜屠欃枪。割锦不酬价, ——孟郊
    构云有高营。通波牣鳞介, ——韩愈
    疏畹富萧蘅。买养驯孔翠, ——孟郊
    远苞树蕉栟。鸿头排刺芡, ——韩愈
    鹄pi攒瑰橙。骛广杂良牧, ——孟郊
    蒙休赖先盟。罢旄奉环卫, ——韩愈
    守封践忠贞。战服脱明介, ——孟郊
    朝冠飘彩纮。爵勋逮僮隶, ——韩愈
    簪笏自怀绷。乳下秀嶷嶷, ——孟郊
    椒蕃泣喤喤。貌鉴清溢匣, ——韩愈
    眸光寒发硎。馆儒养经史, ——孟郊
    缀戚觞孙甥。考钟馈殽核, ——韩愈
    戛鼓侑牢牲。飞膳自北下, ——孟郊
    函珍极东烹。如瓜煮大卵, ——韩愈
    比线茹芳菁。海岳错口腹, ——孟郊
    赵燕锡媌娙。一笑释仇恨, ——韩愈
    百金交弟兄。货至貊戎市, ——孟郊
    呼传鹦鹆令。顺居无鬼瞰, ——韩愈
    抑横免官评。杀候肆凌翦, ——孟郊
    笼原匝罝紭。羽空颠雉鷃, ——韩愈
    血路迸狐麖。折足去踸踔, ——孟郊
    蹙鬐怒dE鬤.跃犬疾翥鸟, ——韩愈
    呀鹰甚饥虻。算蹄记功赏, ——孟郊
    裂脑擒摚掁。猛毙牛马乐, ——韩愈
    妖残枭鴼惸。窟穷尚嗔视, ——孟郊
    箭出方惊抨。连箱载已实, ——韩愈
    碍辙弃仍赢,喘觑锋刃点, ——孟郊
    困冲株枿盲。扫净豁旷旷, ——韩愈
    骋遥略苹苹。馋叉饱活脔, ——孟郊
    恶嚼kq腥鲭。岁律及郊至, ——韩愈
    古音命韶韺。旗旆流日月, ——孟郊
    帐庐扶栋甍。磊落奠鸿璧, ——韩愈
    参差席香藑.玄祇祉兆姓, ——孟郊
    黑秬饛丰盛。庆流蠲瘥疠, ——韩愈
    威畅捐fn輣.灵燔望高冏, ——孟郊
    龙驾闻敲br.是惟礼之盛, ——韩愈
    永用表其宏。德孕厚生植, ——孟郊
    恩熙完刖黥。宅土尽华族, ——韩愈
    连田间强甿.荫庾森岭桧, ——孟郊
    啄场翙祥gu,畦肥翦韭z1, ——韩愈
    陶固收盆罂。利养积馀健, ——孟郊
    孝思事严祊.掘云破嵽嵲, ——韩愈
    采月漉坳泓。寺砌上明镜, ——孟郊
    僧盂敲晓钲。泥象对骋怪, ——韩愈
    铁钟孤舂锽.瘿颈闹鸠鸽, ——孟郊
    蜿垣乱蛷蠑。葚黑老蚕蠋, ——韩愈
    麦黄韵鹂鹒.韶曙迟胜赏, ——孟郊
    贤明戒先庚。驰门填偪仄, ——韩愈
    竞墅辗砯砰。碎缬红满杏, ——孟郊
    稠凝碧浮饧。蹙绳觐娥婺, ——韩愈
    斗草撷玑珵。粉汗泽广额, ——孟郊
    金星堕连璎。鼻偷困淑郁, ——韩愈
    眼剽强盯fU.是节饱颜色, ——孟郊
    兹疆称都城。书饶罄鱼茧, ——韩愈
    纪盛播琴筝。奚必事远觌, ——孟郊
    无端逐羁伧。将身亲魍魅, ——韩愈
    浮迹侣鸥。腥味空奠屈, ——孟郊
    天年徒羡彭。惊魂见蛇蚓, ——韩愈
    触嗅值虾蟚.幸得履中气, ——孟郊
    忝从拂天枨。归私暂休暇, ——韩愈
    驱明出庠黉。鲜意竦轻畅, ——孟郊
    连辉照琼莹。陶暄逐风乙, ——韩愈
    跃视舞晴蜻。足胜自多诣, ——孟郊
    心贪敌无勍。始知乐名教, ——韩愈
    何用苦拘伫。毕景任诗趣, ——孟郊
    焉能守硜硜。 ——韩愈

  • 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 荆潭唱和诗序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 与于襄阳书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 送石处士序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 应科目时与人书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 师说(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讳辩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 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