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 赠道者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 送友人游河东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 薄幸·送安伯弟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 南歌子·蚁酒浮明月

    蚁酒浮明月,鲸波泛落星。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不辞一饮尽双瓶。争奈秋风江口、酒初醒。

  • 上行杯·白马玉鞭金辔

    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递去程千万里。
    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须愧,珍重意,莫辞醉。

  • 送赵紫芝为江东从事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 送裴侍御归上都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
    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
    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 送客入蜀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而荆之去川也迩。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小民无识,见一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借锋以割耳。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

      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今年秋以试事分校省闱,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元善才识卓绝,其为文骨胜其肌,根极幽彻,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赏识其俊者。余弟质直温文,其文如其人,能不为师门之辱者。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侯可谓神于相士者也。侯之徽政,不可枚举。略述其大者如此。汉庭第治行,讵有能出侯上者?侯行矣。  

      呜呼。使逆珰时不为激而为调,宁至决裂乎?谁谓文人无奇识,不能烛几于先也。

  •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 临江仙·水远山长何处去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损沈休文。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试问梨花枝上雨,为谁弹满清尊。一江风月黯离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黄昏。

  • 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 送何太虚北游序

      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夫子,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然则彼谓不出户而能知者,非欤?曰:彼老氏意也。老氏之学,治身心而外天下国家者也。人之一身一心,天地万物咸备,彼谓吾求之一身一心有余也,而无事乎他求也,是固老氏之学也。而吾圣人之学不如是。圣人生而知也,然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而已。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陶渊明所以欲寻圣贤遗迹于中都也。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

      而后之游者,或异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奔趋乎爵禄之府,伺候乎权势之门,摇尾而乞怜,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及其既得之,而游于四方也,岂有意于行吾志哉!岂有意于称吾职哉!苟可以夺攘其人,盈厌吾欲,囊橐既充,则阳阳而去尔。是故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游则同,而所以游者不同。

      余于何弟太虚之游,恶得无言乎哉!太虚以颖敏之资,刻厉之学,善书工诗,缀文研经,修于己,不求知于人,三十余年矣。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覩权势,一旦而忽有万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独知其心也。世之士,操笔仅记姓名,则曰:“吾能书!”属辞稍协声韵,则曰:“吾能诗!”言语布置,粗如往时所谓举子业,则曰:“吾能文!”阖门称雄,矜己自大,醯甕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甕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挟其所已能,自谓足以终吾身、没吾世而无憾。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虚肯如是哉?书必钟、王,诗必陶、韦,文不柳、韩、班、马不止也。且方窥闯圣人之经,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讵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此太虚今日之所以游也。

      是行也,交从日以广,历涉日以熟,识日长而志日起。迹圣贤之迹而心其心,必知士之为士,殆不止于研经缀文工诗善书也。闻见将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则天地万物之皆备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户而知。是知也,非老氏之知也。如是而游,光前绝后之游矣,余将于是乎观。

      澄所逮事之祖母,太虚之从祖姑也。故谓余为兄,余谓之为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