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人物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元代诗人
明代诗人
清代诗人
女诗人
边塞诗人
大历十才子
苏门四学士
元嘉三大家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名句大全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出自先秦的《
礼记·曲礼上
》
译文
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注释
无形:不露形迹;未露形迹。
赏析
此句展示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最高境界,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猜您喜欢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篇》
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
——
《商君书·赏刑》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
《礼记·杂记下》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
《中庸·第十一章》
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
《三十六计·并战计·反客为主》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
《商君书·战法》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孝经·庶人》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
《孙子兵法·九变篇》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
《中庸·第二十章》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原文,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翻译,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赏析,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阅读答案,出自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https://www.hxdvip.com/mingju/3704hzi9.html